粘稠度对硅脂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测硅脂跟润滑脂的锥入度?
粘稠度对硅脂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测硅脂跟润滑脂的锥入度?
锥入度是润滑脂的软硬的一个指标,这个跟稠化剂的含量有关;滴点和稠化剂的种类有关;同种产品 滴点肯定会跟坠入度的大小有关;根据设备的情况来定的,设备大 、转速慢 用小的也就说硬一点的 ;转速快 设备小 就用软一点的
轴承润滑中的锥入度,运动粘度又是什么意思?
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润滑脂越软,反之就越硬。
运动粘度即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
轴承润滑脂的更换要依据保养手册,要根据工况来选型号:⃝ 德国克虏伯的702;705⃝ 虎头HOTOLUBE的全合成高温电机轴承脂,全合成高温高速轴承脂,高温重载轴承脂⃝ 博士BOSH的hws222轴承脂。
什么是锥入度?
锥入度一般是指润滑脂的锥入度,表示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锥体刺入试料的深度,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值愈大,稠度愈小,反之,稠度愈大。
锥入度的大小取决于稠化剂种类、浓度和分散状态,而与基础油粘芭无直接关系。
润滑脂的应用知识:如何使用润滑脂?旭升
如何使用润滑脂,润滑脂基本知识润滑脂定义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半固体产品,这种产品可以加入改善其某些性能的添加剂。润滑脂组成润滑脂由稠化剂、液体润滑剂、添加剂组成。
稠化剂:能在液体润滑剂中分散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对液体润滑剂有效吸附和固定。
稠化剂占润滑脂的2~30%,决定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耐高温性、胶体安定性、抗水性等.液体润滑剂:是润滑脂中稠化剂的分散介质。液体润滑剂占润滑脂70~98%,决定润滑脂的润滑性、蒸发性、低温性、与密封材料的相容性添加剂:加入到润滑脂中,可改善某些使用性能的物质.根据所需要的润滑脂的性能,可加入结构改善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防锈剂、极压剂、油性剂、抗磨剂、拉丝剂等。润滑脂的滴点1.定义:润滑脂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脂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脂杯中流出**滴液体(或油柱)时温度。2 滴点的测定方法有三种:⑴ GB/T270⑵ GB/4929、ASTM D566、ISO 2167⑶ GB/349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ASTM D26651.3 滴点的测定意义(1) 滴点是润滑脂耐热性指标,通过滴点可以粗略地了解润滑脂的**使用温度。
一般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应低于其滴点30~50℃,对于低转速的使用情况,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可低于滴点15~30℃。高滴点润滑脂如复合皂基润滑脂、膨润土脂等滴点和**使用温度之间无直接关系。应当注意的是:滴点不是确定润滑脂**使用温度的**参数。
确定润滑脂的**使用温度,除滴点外还看其在高温下的稠度,基础油、稠化剂的抗氧化能力。高温下胶体安定性等参数。(2) 通过滴点可以粗略地判断润滑脂大致类型。
(3) 在制备润滑脂时,可将滴点用作质量控制项目。同类型的润滑脂相继批次间,如滴点波动较大,表明各组份的性质或各组份比例或制造工艺出现某些异常润滑脂的锥入度锥入度: 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1.1 定义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锥体落入试样的深度。
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润滑脂越软,反之就越硬。1.2 测定方法测定锥入度的仪器为锥入度测定计。测定方法为**标准GB/T269—91,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DIS2173。
1.3 基本概念及意义1.3.1非工作锥入度:试样在尽可能少搅动的情况下,从样品容器转移到工作脂杯测定的锥入度意义:测定润滑脂从容器中移入使用设备过程中锥入度的变化。1.3.2工作锥入度: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中经过60次往复工作后测定的锥入度。意义: (1) 表示润滑脂的流动性。(2) 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润滑脂的牌号。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本知识润滑脂定义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半固体产品,这种产品可以加 入改善其某些性能的添加剂。 润滑脂组成 润滑脂由稠化剂、液体润滑剂、添加剂组成。
稠化剂:能在液体润滑剂中分散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对液体润滑剂有效吸附和固定。
稠化剂占润滑脂的2~30%,决定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耐高温性、胶体安定性、抗水性等. 液体润滑剂:是润滑脂中稠化剂的分散介质。液体润滑剂占润滑脂70~98%,决定润滑脂的润滑性、蒸发性、低温性、与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添加剂:加入到润滑脂中,可改善某些使用性能的物质.根据所需要的润滑脂的性能,可加入结构改善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防锈剂、极压剂、油性剂、抗磨剂、拉丝剂等。 润滑脂的滴点 1.1定义:润滑脂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脂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脂杯中流出**滴液体(或油柱)时温度。 1.2 滴点的测定方法有三种: ⑴ GB/T270 ⑵ GB/4929、ASTM D566、ISO 2167 ⑶ GB/349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ASTM D2665 1.3 滴点的测定意义 (1) 滴点是润滑脂耐热性指标,通过滴点可以粗略地了解润滑脂的**使用温度。
一般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应低于其滴点30~50℃,对于低转速的使用情况,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可低于滴点15~30℃。高滴点润滑脂如复合皂基润滑脂、膨润土脂等滴点和**使用温度之间无直接关系。 应当注意的是:滴点不是确定润滑脂**使用温度的**参数。
确定润滑脂的**使用温度,除滴点外还看其在高温下的稠度,基础油、稠化剂的抗氧化能力。高温下胶体安定性等参数。 (2) 通过滴点可以粗略地判断润滑脂大致类型。
(3) 在制备润滑脂时,可将滴点用作质量控制项目。同类型的润滑脂相继批次间,如滴点波动较大,表明各组份的性质或各组份比例或制造工艺出现某些异常 润滑脂的锥入度 锥入度: 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 1.1 定义 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锥体落入试样的深度。
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润滑脂越软,反之就越硬。 1.2 测定方法 测定锥入度的仪器为锥入度测定计。 测定方法为**标准GB/T269—91,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DIS2173。
1.3 基本概念及意义 1.3.1非工作锥入度:试样在尽可能少搅动的情况下,从样品容器转移到工作脂杯测定的锥入度意义:测定润滑脂从容器中移入使用设备过程中锥入度的变化。 1.3.2工作锥入度: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中经过60次往复工作后测定的锥入度。 意义: (1) 表示润滑脂的流动性。 (2) 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润滑脂的牌号。
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九个牌号 稠度号锥入度范围(0.1mm)状态000#445~475液态00#400~430接近液态0#355~385极软1#310~340非常软2#265~295软3#220~250中4#175~205硬5#130~160非常硬6#85~115极硬 (3) 依据用途选择不同稠度的润滑脂 如: 集中供脂 0#、1# 轴承润滑 2#、3#齿轮润滑 000#、00#、0# 1.3.3 延长工作锥入度: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中,多于60次往复工作后测定的锥入度,一般有10000次、100000次等。 意义:(1) 反映润滑脂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2) 一定程度上反映润滑脂的寿命。 润滑脂的触变性 润滑脂的触变性是指润滑脂受到剪切作用时,稠度下降发生软化,而当剪切作用力停止后稠度会逐步恢复的特性。
润滑脂在受到剪切作用时,构成连续骨架的个别皂纤维之间的接触部分开始滑动至脱开,使体系从变形到流动。在长期或高剪力作用下,皂纤维本身也会遭到破坏而被剪断,因此表现为稠度下降。剪切作用停止后,结构骨架又开始恢复。
但皂纤维重新排列要一定时间,所以稠度恢复是一个缓慢过程,重新形成的骨架也与原来的有差别。例如,随皂纤维的接触点减少,结构骨架就比原来未破坏前的强度低,稠度下降。反之,随皂纤维数增加,接触点增多,稠度就比原来的大。
润滑脂的流变性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剪速与剪力的关系是润滑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流动和变形的特性,主要表现如下: (1) 当润滑脂不受外力作用时,能象固体一样保持一定形状,即在静止时不会自动流失。 (2) 当受到微弱外力作用后,产生弹性变形;移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与形状,呈现出固体的弹性特性。 (3) 当施加的外力足够大时,润滑脂发生形变和流动,因而不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和形状,因此润滑脂在机械运转部件上的启动力矩比液体润滑油大。 (4) 在润滑脂流动过程中,随着所受剪应力增大,皂纤维在不同程度上定向排列,会使体系的表观粘度(或相似粘度)随之减小。
在此阶段,润滑脂的表观粘度随剪速的增大而减小。 (5) 在受到极高剪应力的情况下(剪速很大),润滑脂的流动象牛顿流体一样,粘度能保持一个常数,而不再随剪速的变化而改变。 润滑脂的流变性和触变性的意义 润滑脂的流变性和触变性对润滑脂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齿轮和轴承的润滑过程中,由于受摩擦副相对滑动或滚动的作用,使润滑脂的稠度下降,在高剪力的作用下,摩擦面上的润滑脂可形成流体状,这有利于机械部位的润滑。而一旦停止运转,润滑脂的稠度又恢复到一定的水平,对轴承来讲,可使润滑脂保持在轴承内部而不流失;对齿轮箱来讲,恢复到一定稠度的润滑脂可起到密封作用,避免齿轮箱的泄漏。 润滑脂专用术语 时效硬化:润滑脂的稠度随贮存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外观:只用直观检查的方法所看到的润滑脂特性,通常包括整体外观、质地、颜色和光泽等。
整体外观:光滑的、粗糙的、粒状的、分油的等。 质地:奶油状的、有弹性的、拉丝的。 颜色:红色、蓝色、**、白色等,还可加上限制形容词“淡”“中等”“深”等。
光泽:光亮的、无光泽的等。 稠度:稠度是指塑性物质�。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该多看关于润滑油的书和资料,多和这个行业技人员交流,再用自己的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润滑油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1) 车用润滑油(2) 工业润滑油机械油(高速润滑油)、织布机油、主轴油、道轨油、轧钢油、气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气缸油、船用油、齿轮油、机压齿轮油、车轴油、仪表油、真空泵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滑油的技术指标粘度指数: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同标准油粘度变化的程度对比的相对值叫粘度指数。
值数越高,表示受温度影响越小。
粘度: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其分子间产生的阻力称为粘度。闪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周围空气形成混合气,当接触火焰发出闪火时的**温度。倾点:指冷却为固态的油品,倾斜放置加温到油品开始移动的**温度。SAE级数: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0W 5W 10W 15W 20W 25W 10 20 30 40 50 60API级数:美国石油协会(质量分类)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 ECCA CB CC CD CE CF CF-4 CG CG-4齿轮油SAE等级75W 80W 85W 90W 90 140 250 GL-1 GL-2 GL-3 GL-4 GL-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滑油的添加剂(1) 清净分散剂:吸附氧化产物,将其分散在油中。
由浮游性组分抗氧化、抗腐蚀、组合、合成(2) 抗氧抗腐剂:提高油品氧化安全性——防止金属氧化、催化陈旧延缓油品氧化速度隔绝酸性物与金属接触生成保护膜具有抗磨性(3) 抗磨剂:在磨擦面的高温部分能与金属反应生成融点低,(4) 油性剂:都是带有极性分子的活性物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可以防止金属磨擦面的直接接触。(5) 增粘剂:又称增稠剂,主要是聚俣型有极高分子化合物,增粘剂不仅可以增加油品的粘度,并可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6) 防锈剂:是一些极性化合物,对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在金属和油的界面上形成紧密的吸附膜以隔绝水分、潮气和酸性物质的侵蚀;防锈剂还能阻止氧化、防止酸性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
(7) 抗泡剂:使气泡能迅速地溢出油面,失去稳定性并易于破裂,从而缩短了气泡存在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滑油基础知识什么是润滑油?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严格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主要的添加剂有:抗磨剂、抗氧化剂、清洁分散剂等。
润滑油的功能:(1) 润滑及减低磨擦阻力润滑油的作用,就是润滑发动机内的各种机件,并在两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以减低磨擦阻力,使运作更加顺畅。(2) 密封性作用润滑油必须在活塞环与汽缸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性,以防汽体的泄露和外界的污染物浸入。(3) 冷却作用在运转过程中,机件与机件的相互磨擦产生的热量或高温,润滑油的作用就是冷却及减低发动机的温度。
(4) 清洁性把机件中有害杂质和未及燃烧的不溶性物质带走,使这些污染物速离润滑表面及避免油泥的形成。(5) 防腐蚀功能润滑油能提供接触部件完全分离的油膜,会减少机件接触及磨损的机会,避免金属表面受到腐蚀。因此,润滑油需要具备以下特点来满足上述功能:(1) 高粘度指数性能粘度指数是衡量润滑油粘度温度变化的数值,其数值愈大,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愈小,从而能够适应更广阔的工作温度范围。(2) 低挥发性在高温运转的时间,必须仍保持低挥发性,减低润滑油消耗量,从而减少添加润滑油的次数。
(3) 清洁性通过加入清净剂和分散剂,润滑油能有效地防止活塞环卡紧,并且预防油泥在活塞环与汽缸等处的积累。(4) 良好的过滤性,避免润滑油对过滤器的阻塞,从而能够提供顺畅的油路循环系统,保证润滑油的清净性及超卓的冷却性。(5) 抗泡沫特性避免泡沫在润滑油中形成,并使油膜破裂,从而降低润滑油的氧化速度,减少润滑油的损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滑油的分类(1) 根据基础油分类根据基础油分类,益佰润滑油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矿物基础油,并加上各有关的**添加剂调和而成;另一种是利用化学方法生产的合成油,这种油性能比矿物油更好,但价格也昂贵一些。
(2) 据粘度分类根据粘度分类,润滑油分为单式粘度机油和复式粘度机油两种。单式粘度润滑油是用于发动机在某个温度范围内运转适用的润滑油。但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超过其指定的温度范围,润滑油将不能提供充分的润滑作用。单式粘度润滑油的分类为SAE 30、40及50(SAE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之英文缩写,其后数字为润滑油粘度范围指示)复式粘度润滑油适用于更大的温度范围,虽然温度改变,润滑油仍能维持其粘度。
其润滑油包含了在低温时的特性,但又不会像单式粘度润滑油,在高温时变得太薄。所以,当您看见产品说明上指示,如SAE 15W/40,则表示该润滑油是复式粘度,润滑油大多产品为复式粘度机油。(3) 据用途分类根据用途分类,润滑油分为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和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汽车油以API/ S* 柴机油以API/C*表示,若标示为API S*/C*,则表示该润滑油为柴汽通用润滑油(API为美国石油协会之英文简写,是现今世界最普遍采纳的划分润滑油等级的权威机构)。其汽车润滑油等级为SA SB…SH SJ EC柴油车润滑油等级为CA CB CC…CG CG-4。另外润滑油还有摩托车专用润滑油。
有适用于摩托车的TB级、TC级和舷外机使用的BIATC-WII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润滑油的产品规格,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车辆的情况来选用适合的润滑油了。首先,应考虑选择何种粘度的润滑了。选择润滑油的粘度要依据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条件,通常主要考虑:1、温度:常处高温条件,应该选高粘度;常处低温条件,应该选低粘度。
2、负荷:工作负荷大,应该用高粘度的。润滑油添加剂领域的科技进步,使润滑油的粘度-温度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一种复式粘度的润滑油如SPC合成润滑油5W-50,它在低温零下30℃时流动性能仍非常好,在高温时粘度不会降低太多,保证足够的油膜强度。其次,还应考虑选择何种等级的润滑油。
目前,西方发运**,SE SF级的润滑油基本上已经停止生产和使用,而国内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地区低级别的润滑油仍然大行其道。这其实是我们的汽车寿命短,维修费用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推荐润滑油的级别时,比目前国内润滑油的使用习惯一个等级,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广大的司机朋友能够正确使用润滑油,从而养护好您的爱车,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节省维修费用。现在,我们选取机种有代表性的汽车来说明选择润滑油的等级的方法:微型面包车一般可选SE级;夏利可选SF级及级上;桑塔纳可选SG级及以上;本田可选SH级及以上;福特应选世界**SJ级。
但是,有以下情况的汽车应提高一至二个等级:(1) 在城市中行驶,由于经常堵车,走走停停,发动机工作温度不稳定,容易积碳,加快磨损(发动机的磨损70%发生在起动阶段);(2) 长途高速行驶,发动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3) 急速行驶,发动机转速要求快拉高,切换档频率又快,机件所受阻力变化争剧;(4) 高负荷行驶如轿车装货,货车超载,这时发动机要吸入更多的油气才能运转,行车速度慢,散热又不好,一般机油会导致很快劣化变质失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滑油常识(1) 机油亦可称做何种油?发动机油、马达油(2) 汽机油中SC SD SE SF SG SH SJ EC有何含义,柴机油中CC CD CE CF-4 CG-4有何含义?SC SD SE SF SH SJ EC是美国石油学会关于汽油机油的质量等级分类;CC CD CE CF-4 CG-4 CH-4 CI-4是API关于柴油机油质量等级分类。这机个级别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档次依次升高。
(3) 什么是多级内燃机油,有何优良性能?多级内燃机油,此种油品粘度范围跨越几个粘度级别,可在一定地区冬夏通用,是一年四季都可使用的油品。如15W/40 10W/30。多级油具有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气温较低时,使发动机顺利启动,防止发动机的磨损,节省燃料。(4) 15W/40中W有何含义?油品在粘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omaiwang.com/yingxiaojineng/4192.html